近年來,平川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把旅游業作為全區大力培育發展的新業態,推出“旅游+文化+中醫藥+體育+農業”發展模式,吹響大力發展旅游業的號角。
平川區充分利用磁窯遺址、陶瓷小鎮、屈吳山紅軍紀念館等特色資源優勢,推出“旅游+文化”發展模式,打造展示該區紅色歷史和陶瓷工業發展歷程的愛國主義教育、科普教育基地。屈吳山紅色紀念館被授予“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陶瓷小鎮被授予“研學教育基地”。
按照“生態宜居”的區域發展戰略,著力發揮醫療資源的相對優勢,推出“旅游+中醫藥”發展模式,大力宣傳平川歷史上名老中醫的感人事跡,把優質醫療技術、完善服務設施和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工作結合起來,啟動建設一批類型多樣的養老養生旅游項目,打造都市生活的精神后花園。通過提供健康食材、健康空氣,建設一批適合長期租住的健康養生養老度假基地。推進白銀常春中醫醫療養老園、紅沙浪康養小鎮、鹽鍋臺濕地森林公園等生態健康怡養旅游項目建設。適應體育健身的需求,推出“旅游+體育”發展模式。徒步活動廣泛開展,逐步建設連接旅游景區景點、沿黃河護堤、環山的自行車道、越野跑道、健身步道。重點建設和提升平川體育中心、華辰生態園拓展訓練基地、全民體育健身中心。華辰生態園已成為白銀周邊地區知名的戶外拓展訓練基地,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以上。
搶抓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精神,推出“旅游+農業”發展模式,立足區情、鄉情、村情,深入挖掘山水生態、農耕文化、農事體驗、特色種植、古村古鎮旅游價值,緊貼“土氣、老氣、生氣、朝氣”,聯動發展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緊緊圍繞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和“三變”改革,高端化、精品化、差異化打造了泉村·響泉、小黃灣古村落等一批鄉村旅游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