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GSDB0101006-2020-061 | 主題分類: | 國土資源、能源 |
發文機關: | 政府辦 | 發文文號: | 平政辦發〔2020〕113號 |
成文日期: | 無 | 發布日期: | 2020-09-25 |
發布機構: | 平川區人民政府 | 瀏覽次數: | 次 |
區屬各有關單位、駐平各企事業單位:
《平川區推進落實白銀市特色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已經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白銀市平川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9月23日
平川區推進落實白銀市特色新材料
產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為扎實推進實施我區特色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建設一批新興、特色優勢產業示范。根據中共白銀市委、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白銀市循環化工產業基地建設方案>等四個方案的通知》(市委辦發〔2020〕14號)精神,特提出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搶抓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機遇及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計劃新機遇,緊緊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以科技為支撐,依托產業基礎,大力發展稀土、電池、特色建筑等新材料產業,轉化應用一批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市場前景的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規模和市場競爭力的新材料產品,著力打造平川特色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
二、建設目標
進一步優化功能布局,突出主導產業,力爭到“十四五”末,建成特色鮮明的新材料產業園,積極打造新材料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年產值達到20億元,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10名,實施研發應用重點項目2個,打造專業化創新平臺2個,形成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2個,引進培育骨干企業3家以上。
三、建設重點
(一)持續推進黑金屬高端新材料產業精細化建設。以平川經濟開發區、共和鎮、黃嶠鎮為聚集平臺,以甘肅瑞康眾源科技公司等企業為引領,延伸鐵基等黑金屬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打造黑金屬新材料產業園。
依托甘肅瑞康眾源科技有限公司、甘肅泰隆森礦業有限公司等重點企業,建設鐵基產學研基地,進行高純還原鐵粉等鐵基新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拓展下游深加工、形成產業集群,力爭黑金屬高端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10億元。
專欄1高端新材料
產業鏈條 |
鐵礦—鐵粉—直接還原球團—粉末冶金鐵粉 |
|
重點產品 |
粉末冶金鐵粉 |
|
支撐企業 |
甘肅瑞康眾源科技公司、甘肅泰隆森礦業有限公司 |
|
建設項目 |
項目名稱 |
進度安排 |
年產10萬噸粉末冶金鐵粉循環利用項目 |
2020年6月開工建設,2021年5月完成基建,2021年6月完成設備安裝調試,2021年6月投產。 |
|
招商方向 |
金屬粉體材料、鑄造材料、鐵基導電體、汽車家部件、3D打印材料 |
(二)持續推進稀土新材料產業提質增效。以平川經濟開發區為集聚平臺,以甘肅德寶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引領,重點發展稀土拋光粉產品,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稀土材料及其應用產品產業鏈,力爭稀土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1億元。
專欄2稀土新材料
產業鏈條 |
稀土氧化物—稀土拋光粉—鏡片及精密儀器等終端產品拋光 |
|
重點產品 |
稀土拋光粉 |
|
支撐企業 |
甘肅德寶新材料有限公司 |
|
建設項目 |
項目名稱 |
進度安排 |
年產2000噸高性能、高品質稀土拋光粉產業化應用項目 |
2020年底攻克關鍵技術并開工建設,2021年基本建成并投產。 |
|
招商方向 |
稀土拋光材料應用 |
(三)持續推進電池新材料產業鞏固提升。以平川經濟開發區、共和鎮為聚集平臺,以甘肅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甘肅云玖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引領,打造電池新材料產業基地。依托甘肅大象能源公司,發展改性錳酸鋰、鎳鈷錳酸鋰等正極材料;依托甘肅云玖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硫酸錳材料研究及新能源應用,力爭電池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3億元。
專欄3電池新材料
產業鏈條 |
碳酸鋰一氫氧化鋰一氫氟酸一六氟磷酸鋰一氟理電解液和石墨電極材料一理電池 |
|
重點產品 |
改性錳酸鋰、尖晶石鎳錳酸理、高鎳三元、超級電容器用高性能活性碳、硫酸錳 |
|
支撐企業 |
甘肅大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甘肅云玖科技有限公司 |
|
建設項目 |
項目名稱 |
進度安排 |
年產5000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項目 |
2020年底完成項目可研、論證等前期工作,力爭2021年開工建設,2022年試車投產。 |
|
高錳酸鉀廢渣提取電池級二氧化錳產業化項目 |
2020 年完成項目研發, 開工建設,力爭2024年投產。 |
|
高品質硫酸錳材料技術研究及其產業應用項目 |
2021年6月底前完成項目可研、 論證等前期工作,力爭2022年開工建設,2024 年投產。 |
|
招商方向 |
新能源電池材料、鋰電池正極材料 |
(四)持續推進特色建筑新材料產業高效循環發展。以平川經濟開發區、寶積鎮為產業聚集平臺,以甘肅泰隆森礦業有限公司、白銀新樂雅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甘肅諾爾達建材有限公司、甘肅天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引領,打造特色建筑新材料產業基地。
依托甘肅泰隆森礦業,綜合利用鐵礦尾渣,研發生產新型墻體材料;依托新樂雅陶瓷,研發本地陶土精選技術,實現拋釉磚向多花色、高質量、低成本方向發展;依托甘肅諾爾達工貿有限公司,研發新型硅酸鈣板材料;依托甘肅天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研發工業固廢循環利用新型墻體材料;力爭特色建筑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6億元。
專欄4特色建筑新材料
產業鏈條 |
1.鐵礦漆一裝配式新型建筑墻體材料、水泥配料、水溫層路基材料 2.陶土一地板磚、墻磚、泡沫陶瓷及制品 3.工業固廢—新型墻體產品 |
|
重點產品 |
建筑砌塊、外墻板、外墻磚,空心樹塊、透水磚、水泥配料、路基材料、釉面墻磚、新型墻體 |
|
支撐企業 |
甘肅泰隆森礦業有限公司、白銀新樂雅陶瓷有限責任公司、甘肅諾爾達工貿有限公司、甘肅天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建設項目 |
項目名稱 |
進度安排 |
鐵礦渣綜合利用項目 |
2020年完成新型墻體材料中試,2021年完成項目論證與選址,2022年建設60萬立方米墻體材料生產線, 2023年實現產業化。 2021年完成路基材料技術論證與研發,2022年完成項目前期工作,2023年投放市場應用。 2021年完成水泥配料技術論證與研發,2022年完成項目前期工作,2023年投放市場應用。 |
|
本地陶土精選技術研究 |
2021年完成技術研發,2025年實現產業化應用。 |
|
泡沫陶瓷技術研發 |
2021年開展項目論證,2022年完成立項工作,2022年攻克關鍵技術,完成產品研發,中試。2025年建設生產線,實現產業化。 |
|
新型硅酸鈣板材料研發與應用 |
2020年底攻克關鍵技術,開工建設并投產。 |
|
循環經濟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及新材料研發 |
2020年底攻克關鍵技術,力爭開工建設并投產。 |
|
招商方向 |
發泡劑、減水劑、機械加工、模具加工、包裝 |
四、推進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成立特色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協調推進工作組,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及時召開工作協調會,做好各部門專項資金和重大項目的溝通銜接,對政策執行、項目實施、工作推進等情況進行調度、評估和修正。
(二)加大招商力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重點招商方向,采取和鼓勵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專業招商和委托代理招商,嚴格落實《白銀市招商引資項目和引資人獎勵辦法》、《白銀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平川區關于優化營商環境二十條意見》等支持政策,用足用活項目前期和招商引資工作經費,對招商項目企業和引資人給予物質獎勵,激發招商的積極性、主動性、高效性。引領企業,要充分發揮掌握市場信息靈、產業脈搏準的優勢,主動扛起以商招商、產業招商的大旗,制定年度招商計劃,成立專門機構,實施精準招商,提升招商引資成效,確保每年至少完成1個投資過億招商項目落地建設。
(三)完善激勵政策。落實好國家、省上相關政策,嚴格執行自創區“3+2+10”政策體系,優化土地、資金、技術等資源配置,落實好土地優惠等相關政策,加大對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各有關部門要推進政策聯動,政策資源和要素資源向產業基地傾斜,產業基地內企業實施的先進技術和工藝設備投資項目,優先列入區工業、科技等相關主管部門的項目計劃,并組織引導企業積極爭取甘肅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蘭白試驗區技術創新驅動基金等各類專項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以及并購重組,各相關單位加強銀企信息通聯,區財政對重大項目前期和招商引資等方面子以經費支持,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激勵和引導作用,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支持特色新材料等產業發展。
(四)強化項目推進。不斷完善產業規劃、組織企業圍繞建設內容,凝練和謀劃一批關聯度高的新材料項目(每個產業不少于2個),建立健全項目進展臺賬、明確包抓領導和責任人,加強對引領企業的協調服務。項目實施單位每月向區科技局報送項目進展臺賬、區科技局每月向上級工作組報送整體推進工作臺賬,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五)創新服務保障。各相關單位要牢固樹立服務企業至上的理念,為企業傾心服務、精準服務、高效服務。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包抓領導,靠實責任單位和人員,制定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對符合產業政策導向、技術水平先進、產出效益良好、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優質項目,在土地、資金、水、電等要素供給方面率先保障。著力抓好項目備案、土地供給、水電保障等工作落實。對新材料產業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精準服務企業發展需求,相關責任部門要做出按時辦結承諾。加強引領企業創新能力建設,鼓勵支持優勢企業通過開展聯合攻關和實施重點項目培養一批研發人才、培育一批產業工人。依托大象公司等骨干企業加快籌建鋰電產業研究院,依托泰隆森等骨干企業不斷提升金屬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組織引導各研究院、研究中心發揮學科優勢在企業設立特色研發機構,定期組織科技成果和科技需求對接會,為特色新材料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技術支撐。